浙江谱序

【明】黄儒炳《方前林氏家谱序》(宁波宁海)

时间:2014-10-11 14:28:21   作者:黄儒炳/霍德柱整理注释   来源:明月在船新浪博客   阅读:5703   评论:0
内容摘要:【明】黄儒炳《方前林氏家谱序》(宁波宁海)

方前林氏家谱序[1]

 明·黄儒炳[2]

 

予膺上命,典试南畿[3]。竣事日,太学林生国佐持其所修家谱,乞予一言弁首[4],以诏后人。

按谱,林氏受姓出于殷少师比干。后迨籍仁和,君志公初判宣州,继刺池州,告最时南宋初也。寻隐天台,便道过宁,谒族故御史天霄公墓。游方前、凤潭[5],慕其幽雅,命子文宁筑室为居。由是,文宁公遂为方前始迁之祖。历五世,良辅公赘居[6]同里之陈岙。又二世,及明,福建汀州郡守公讳思英者,始事修谱,数百年世系得有考证。又百余年,弘治间县尹朝泰、庠生仲坤嗣修之,迄今又百余年。国佐承祖命谋于族人,复嗣修之,今所存谱牒是也。

夫国有史,家有谱。谱者,史之流也。按凡例修国史者,必知春秋之义[7],然后可以明人道而正国体;修家谱者,亦当知春秋之义,然后可以明人伦而正风俗,可谓得其意矣。

予谓欲明春秋之义,莫先于辨是非,究明一体之学。良知者,是非之公,自圣贤以至途人皆所同具。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良知者,天地之灵气,原与万物同体。手足痿痹,则为不仁,灵气有所不贯也。有人于此,以县宇为家,以昊天为祖,以四海为兄弟,以万物芸芸为同体,谁曰不可?故同之,则楚越一家,以其心之同也;异之,甯蔚ㄒ状Γ以其心之异也。今夫聚族而居,父子、伯叔、兄弟咸在,出入则同,吉凶庆吊则同,序事则同堂,会食则同席,由是而返,共所自始,一体相授,俨然如将见之,以其谱之存也。古者敦睦[8]以合族[9],君子难之。夫合族之难,非合之难也,以身范俗之难也;非身范俗之难也,能以族范身之难也。故勇可以夺三军而不可以加f族,力可以抗万乘而不可以藐周亲,顾躬行何如耳?

子也既明一体之义,以身为范,不患出之无本;一人倡之,众皆和之,使伯叔兄弟共明一体之学,以其所范概于子之身,一体相承,绳绳不绝,人伦可明,风俗可正,以实行将之,不徒科条粉饰之具,始足称善耳。予故乐而道之。

 

【注释】

[1] 见《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林姓部·第三百六十卷·艺文》。

按,方前,指今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林街道所辖之地,现有凤潭、方前等村。

本文是作者“典试南畿”结束后,应太学生林国佐所请而为新修订成的林氏族谱所作之序。

文中记载,该支林氏是从仁和迁至方前、凤潭,时为南宋之初,林文s为始迁之祖。历七世而至明朝,福建汀州郡守林思英主持修谱;又过百余年,弘治年间县尹林朝泰、庠生林仲坤嗣修族谱;迄今又百余年,林国佐复嗣修谱,即今谱。短短数语,勾勒出了方前林氏从南宋至明代后期的发展脉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对修谱之意义的论述。作者从“修家谱者,亦当知春秋之义”起论,指出唯有如此才能“明人伦而正风俗”。而“欲明春秋之义,莫先于辨是非,究明一体之学”,需要人们具有“良知”、“是非”。具有了“良知”、“是非”,则能够与万物同体,与四海一家m而气承载者、维系者即族谱。族谱的存在,是合族之标志;但要真正地做到合族,靠的还是君子之义,靠君子们“以身范俗”、“以族范身”。最终落实到君子的“躬行”上,由此赞美林国佐的修谱之善举。

作者由远及近,由古到今,由大道至小举,推理严谨,有理有据,用语纯熟,张弛有道,可谓谱牒学理论方面的力作。

但是,本文却可能为伪作。查明·王畿《 龙溪王先生全集》(清道光二年刻本)卷十三,有《太平杜氏重修家谱序》,其构思、句式、用语与本文如出一辙。王畿(14981583),字汝中,号龙溪,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王阳明学生。明朝中晚期阳明学派的代表人物,对阳明学有重要s展,并深远影响日本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而黄儒炳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卒于1626年。所以,本文或为伪作,或为套作。

下列王畿《太平杜氏重修家谱序》于后,以供参考:

万历丁丑夏,予赴宣歙之会,道出太平九龙山,杜生质偕诸叔侄 弟咸赴讲下,出其所藏谱牒,乞予一言弁首,以诏后人。

按,谱杜氏受姓出于陶唐,系籍西安。牧之公初判宣州,继刺池州,慕长林之胜,以其子荀鹤出继族人杜筠公为嗣,荀鹤公遂为长林始迁之祖。历七世,希素公迁居太邑之箬岭。又五世,广东廉访司副使国贤公始事修谱,数百年世系,得有考证。又百余年,成化间,十五世孙杜住生嗣修之,殆今将百年。杜子质辈谋于族人,复嗣修之,今所存谱牒是也。

夫有国史,有家乘。乘者,史之流也。按凡例,修国史者必知春秋之义,然后可以明王道而正国体。修家乘者亦当知春秋之义,然后可以明人伦而正风俗。可谓得其意矣。予谓欲明春秋之义,莫先辨于是非,究明一体之学。良知者,是非之公,自圣以至于途人皆所同具,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良知者,天地之灵气,原与万物同体。手足痿痹,则为不仁,灵气有所不贯伞S腥擞诖耍以县宇为家,以昊天为祖,以四海为兄弟,以万物芸芸为同体,谁曰不可!故同之则楚越一家,以其心之同也。异之则肝胆易处,以其心之异也。今夫聚族而居,父子伯叔兄弟咸在,出入则同,吉凶庆吊则同,序事则同堂,会食则同席,由是而反其所自始,一体相授,俨然如杉之,以其谱之存也。

古者敦睦以合族,君子难之。夫合族之难,非合之难也,以身范族之难也。非身范之难也,能以族范身之难也。故勇可以夺三军,而不可以加九族,力可以抗万乘,而不可以藐周亲。顾躬行何如耳。子也既明一体之义,以身为范,不患出之无本。一人倡之,众皆从而和之,使伯叔兄弟共明一体之学。以其所范概于子之身,一体相承,绳绳不绝,人伦将自此而可明,风俗将自此而可正。合并为公,以实行将之,不徒科条粉饰之具,始足称为善俗耳。予故乐而道之。

[2] 黄儒炳:字士明,龙江人。自幼聪颖,十岁能文,博闻强记。万历三十二年(1604)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兼侍读学士、纂修神宗光宗两朝实録副总裁。万历、天启之交,两度出主乡试,慧眼i人,甄拔卢象升、王绩灿、陈组授、华琪芳等举子,后来都成为一代重臣。主持南京国子监期间,整肃机构,振兴制度,清查帐目,修葺设备,编纂《南雍续志》,刊刻二十一史,被誉为“治才”。不向“阉党”妥协,谏阻明熹宗直接授予宦官兵权、委任他们出任地方镇将,虽遭严旨斥责i不退缩;坚决抵制魏忠贤要安插亲信入吏部担任要职的要求。力荐有才干而不为皇帝喜欢的邹元标,营救触怒权奸的御史陈保泰;驳斥工部增收京城赋税充扺工役的提案,制定条规严加管束皇室不法庶宗;力劝广东封疆大吏迅速停止增榷全省杂税,制止葡萄牙人倒运粮食出口,倡议用和缓i法征收辽东军饷以舒缓民力;厉禁部属巧立名目损公肥私,拒收门生番禺知县陈钟盛馈赠的田户。后在无奈之中辞官归里奉母,终因母病逝而亡。一生好学,长于文史,著有《影木轩诗集》、《史概》、《读书漫录》、《大明律集解》。

[3] 南畿:犹南都。唐肃宗时指江陵,明代指南京。清·王韬《送八户宏光游金陵序》:“江宁旧号金陵,为六朝建都胜地,明代列于陪京,称为南畿。”

[4] 弁(biàn)首:卷首,前言。

[5] 方前、凤潭:今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梅林街道,下辖有凤潭、方前村。

[6] 赘居:谓做赘婿长住妇家。明·宋濂《故绍庆路儒学正柳府君墓志铭》:“颖,信之永丰尉,赘居兴贤女氏。”

[7] 春秋之义:春秋时代通行的义法,即以王命为重,处理好上下、大小的关系。《后汉书·丁鸿传》:“春秋之义,不以家事废王事,今子以兄弟私恩,而绝父不灭基,可谓智乎?”

[8] 敦睦:亲善和睦。《三国志·明帝纪》:“古者诸侯朝聘,所以敦睦亲亲,协和万国也。”也可用作使动词,使和睦。夏侯湛《昆弟诰》:“敦穆于于九族。”

[9] 合族:聚合族人,序以昭穆,按血缘的秩序组织管理宗族。《仪礼·丧服》:“大宗者,收族者也。”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

[10] 绳绳:众多貌,绵绵不绝貌。《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朱熹集传:“绳绳,不绝貌。”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0e452d0100xu9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欢迎共同探讨。

出处:浙南林氏源流网http://www.znls.net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址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