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坟茔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时间:2014-11-14 21:52:44   作者:穆睦-水西林的博客   来源:穆睦-水西林的博客   阅读:4440   评论:0
内容摘要:林述庆(1881-1913),民主革命党人,北洋陆军上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图1

 

离开林述庆故居后,我们又驱车前往一公里外的林述庆墓园。林述庆墓园位于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的溪头顶,背靠棋盘山,面向闽安镇,脚下是九曲三十六弯的闽江支流邢港,河上横跨着历经千年的唐代迥龙桥。

棋盘山的南坡砌有一条数十米长的石蹬路,石阶前有一块福州市人民政府于1992年12月立的文物保护碑,登上石阶,峰回路转,沿途还有两块石碑,一块碑写着:“辛亥e命镇江起义领导人林述庆墓园,由长乐筹岐山原墓地迁葬于闽安镇棋盘山麓之溪头顶”,是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86年5月19日所立,另一块碑写着:“林述庆墓,原在长乐筹岐山,一九八六年因建华能火电厂,迁至郊区闽安镇溪头顶,林述庆,早期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任镇江军政府都督、民军北伐临淮总司令,以首克南京闻名于世,官至陆军上将。后被袁世凯毒杀。保护范围,墓周围二十米”。再往上,则是福州市郊区人民政府立于1988年10月的“林述庆墓”区级文物保护碑,林述庆墓就位于碑的左侧。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图2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图3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图4

 

林述庆墓坐北朝南,如意形,三合土夯筑,面宽8.9米,纵深22米,四层墓埕。四周用花岗石叠砌护墙,墙面雕花灰塑镂空,虽经近百年风雨洗礼仍见精美细腻,柱顶上还雕有宝奁、莲花,造型古朴,线条流畅,尽显古代石刻匠人的精湛工艺t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图5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图6

 

墓埕的横屏由民国政府主席林森撰书林述庆的生平简介,行草,字径0.065米。全文如下:“林公述庆,中华民国闽侯县闽安镇人也。'光绪间卒业于福建武备学堂。报效江宁陆军第九镇,历充排长、队官、管带各职。辛亥武昌起义,公被推为镇江都督,率所部克复江宁。嗣后被推为临淮总司令,规划北伐事宜。既而清廷乞降,南北统一,公乃解职归里。民国元年袁总统聘公为顾问。二年袁叛民国,公不赞同,遂殁于北京'年卅有三岁。林森撰书”。今原屏损坏严重,置于墓的左侧,现屏为摹刻品。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图7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图8

 

横屏的后面,是一左一右两块墓屏,正面刻“山明、水透”,背面刻“风清、月朗”,共八字楷书,连接它们的是两侧的墓镜,左书“虎啸”,右题“龙吟”,用的是隶书,字径25厘米。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图9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图10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图11

  

封土前立有花岗石墓碑,碑高1.66米、宽0.83米、厚0.16米,碑面阴刻:“东越,陆军上将林都督颂亭公、德配陈夫人、长男定南公、次男宣南公、次媳□夫人寿域。民国乙卯年,坐丙向壬造。”墓碑两旁分立围屏,上面镌刻林纾的一首诗,行书,字径4厘米。诗曰:“十年曾饮京0水,北顾萧条羞故垒。题诗铁瓮吊寒潮,恨欠英雄江上起。英雄千古一蕲王,试剑孙刘好战场。一掷盘龙今已矣,蛮烟悉杀小南强。寄奴奇气军中吐,半壁健儿跨北府。义声从此震盘龙,变色谁知谈卧虎。金山形势拱焦山,九月江城凯队还。西望兵气怜古治,秣陵何处汉时关。楼船铁骑翻0古,水陆双方驰契箭。单骑飞登龙膊冈,淡月疏星观夜战。君不见天保岿然第一城,再兴血战犹纵横。又不见建康城中北极阁,岔路炮痕犹焦灼。吁嗟乎!太平有兆太平门,浦口横戈大敌奔。破魏由来能救赵,解围遥壮武昌援。武昌回首上流固,石头无恙台城路。吁嗟乎,噫嘻东南两大功,楼中黄鹤洲中鹭。古闽林纾”。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图12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图13

 

封土后侧护墙正中楷书一“福”字,字径59厘米。墓柱镌刻联对:“殿下黄袍加检点,关中赤帜先重瞳。”墓柱两边装饰蝙蝠浮雕和“寿”字图案,以示福寿。林述庆墓中现葬有林述庆及其妻陈慕志、长子林定南。林定南在6岁时夭亡。陈慕志生于1888年,死于1960年,以骨灰附葬。墓碑中提及的“次男宣南公”系林述庆妻弟之子,在定南夭折后过继给林述庆为子,后于鼓楼刻字厂退休。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图14

 

林述庆墓原在长乐县筹岐山,1986年5月因福州火力发电厂建设需要,按原状迁葬于此,历时七个月,耗资4.5万元。

1986年12月郊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12月5日公布为福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陆军上将林述庆墓园 图15

 

附:林述庆生平:

林述庆(1881-1913),民主革命党人,北洋陆军上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字颂亭,长乐县泮野村(旧属闽县)人,出生于马尾闽安镇西山的一个贫苦家庭,从小务农。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林述庆入福建武备学堂,开始接m反清思想,翌年,入革命团体“福建学生联合会”,为骨干,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毕业后,任闽江口长门练营督操员,不久,升常备军帮带。同年春,林述庆赴江宁(今南京)投奔新军第九镇统制、原福建武备学堂总办徐绍桢,任第十七协三十三标(统带赵声)三营管带。同年冬,调m第三十四标二营管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参加南洋新军太湖秋操,中途奉调安庆。

宣统元年(1909年),改任第十八协三十六标一营管带,驻扎江阴,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武昌起义后,三十六标调往镇江与三十五标会合,林述庆奔走于沪、宁间,准备起事,当时镇江6内旗军约有万人,而新军仅有3000人,十一月七日下午四时,林述庆举行起义,宣告镇江光复,成立镇江军政府,任都督。此后,林述庆派人游说镇江江面的清军舰队起义,“镜清”、“保民”、“楚观”等14艘军舰官兵投向起义军,同时,林述庆收容和改编第九镇败兵和部分起义海军,63000多人,任镇江军司令官,12月1日,他和许崇灏亲率一支队伍出发同浙、沪军会攻江宁,派人策动五炮台官兵起义,扰乱守城的张勋部军心,不久,革命军攻占钟山上的据点天堡城,张勋率残部弃城北逃徐州。12月2日,率镇江义军由太平门入城,不几天,林述庆率兵渡长江,开赴浦口6伐,任北伐军临淮总司令。随后,林述庆进驻临淮、清江,部署军队坚守正阳关,增援濠泗一带,并亲赴江宁进见孙中山,被孙中山誉为“光复南京第一功”。当时,孙中山正忙于和袁世凯协商“南北议和”,一切军事行动随之暂停。林述庆心灰意冷,遂率兵退回江宁、镇江。

民国元年(1912年)1月8>,林述庆通电下野,解甲归田,回到闽安镇后山坳(西山)。当他得知袁世凯称帝消息后,亲自入京探听,袁世凯看到他是一个难得的将才,遂加以笼络。同年9月,授林述庆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0月,被推为各团体联合国防会副会长,任总统府军事顾问。民国二年(1913年)2月,孙毓>等人发起成立国事维持会,邀请林述庆任理事,林述庆见该会沦落为袁的工具,大失所望。3月20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谋杀宋教仁,林述庆对此非常气愤,表示要回南方召集旧部反袁复仇,为袁党所深忌。4月10日,赴袁世凯心腹干将、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家宴中毒,归家后毒性发作,七>流血,延至4月16日与世长辞,年仅32岁。临终前,筹安会六君子之一的原安徽都督孙毓筠陪饲病榻,病故后,孙毓筠、赵元寿、陆朗斋等为其举办追悼会,国事维持会为他成殓,黄兴挽林述庆:“风雨无情落花满地惊春梦,江山如故何日重生此霸才”。其后,陈慕志携子(林定南,一岁零两个月)、女(刚满月)扶棺回闽,葬于长乐筹岐山,好友林纾闻讯,奔丧其家,并为其墓撰书墓表诗文,首届国会全院委员长林森为其书墓志。 


原文地址:http://fzlq1971.blog.163.com/blog/static/1276825092014068376572/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欢迎共同探讨。

出处:浙南林氏源流网http://www.znls.net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址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