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起源

【清】李次坡《比干墓題字歌》

时间:2014-12-13 00:02:54   作者:李次坡/霍德柱注   来源:霍德柱新浪博客   阅读:1059   评论:0
内容摘要:比干墓題字歌

比干墓題字歌

 

(清)李次坡②

 

                        朝歌遺址渺雲霧,    草樹蒼凉p遺墓。

                        武王封後六百年,    孔子西行車為駐。

                        心自低徊手自書,    石嵯磋峨字如鑄。

                        點畫無庸隸古定,    意旨不煩游夏③注。

                        筆筆削削④勞一生,  扶植綱紀有深情。

                        憸人⑤莫逃鐵鉞嚴,  志士自宜華袞⑥榮。

                        况復三仁此居一,    豈可默默無以旌。

                        旌之非傳亦非贊,    累牘連篇徒汗漫⑦。

                        韓碑⑧百遍爭誦唐,  蔡書⑨萬本競摩漢。

                        誌銘傳刻日日多,    史官真膺莫由判。

                        何如數字冰霜凜,    請作春秋特筆看。

 

【注釋】

①見《四存月刊》1923年第17

②李次坡:即李仲鸞,字明甫,號次坡。河南林縣人。道光十四年(1835)舉人,主講黃華書院,名才輩出,參與《咸豐林縣誌》的編寫。但他直至同治二年才考進士,時已六十多歲,任懷慶府府學教授,從學者衆多。卒於官。性誠懇真摯,學問淵博,有《燕竇堂稿》傳世。

游夏子遊 (言偃)與子夏 (卜商)的並稱。兩人均為孔子學生,長與文學。見《論語·先進》。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昔尼父之文辭,與人通流。至於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辭。”

④削削:陡峭凜冽貌。

憸(xiān)人:小人,奸佞的人。《書·冏命》:“爾無昵於憸人,充耳目之官。”

華袞古代王公貴族的多采的禮服。常用以表示極高的榮寵。

⑦汗漫:漫無標準,不著邊際。

⑧韓碑: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宰相裴度率兵平定淮西,首先破蔡州生擒叛者吳元濟的是大將李愬。憲宗命韓愈撰《平淮西碑》,韓愈主要突出裴度的運籌帷幄,引起李愬不滿。愬妻(唐安公主之女)進宮訴說碑文不實,憲宗命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新撰文勒石,觀點迥然不同。後人多推崇韓碑。

⑨蔡書:漢靈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t經本六經文字奏請正定經文。詔允,蔡邕親自書丹於碑,命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碑凡46塊,稱《鴻都石經》,亦稱《熹平石經》。據說石經立後,每天觀看及n寫人坐的車,有1000多輛。

 

【簡析】

李仲鸞為林州名士,學識淵博,從學者衆多,影響很大。其少年聰慧,成名較早,但科舉坎坷,直至六十多歲才考中進士。未獲顯宦,育人無數,其侄孫李見荃為三甲進士,與徐世昌、張鳳台為莫a之交,名聞天下。李仲鸞《燕竇堂詩稿》流傳廣泛,河南省省長張鳳台為之作序,“次坡先生吾群名宿也,以經學鳴於詩”並舉其句“老筆一枝猶倔強,不甘低首少年人”贊其長年勤學之苦衷序中有“今觀先生之詩,不雕不琢不枝不蔓、無幽僻類昨之韻,無志微噍殺之音,益信其含古茹今,觸景抒懷,無非由學問中醞釀而生”,可為詩之注腳矣

本詩歌詠比干墓前的孔子劍刻碑。首聯用“渺渺雲霧”“草樹蒼凉”引出比干墓之景,為下文歌詠古碑渲染悲壯氣氛。“武王封後”四句敘事,寫劍刻碑的由來。其中“心自低徊手自書”形象傳神,可見孔子之動情虔誠。“點畫”一聯,上句指出此碑應該用篆隸而l用篆隸,用“無庸”強調乃孔子有意而為之,意在正氣貫虹,鐵筆如鑄。金石學家多據表面,認為此碑乃偽作;作者作為詩人,揣摩聖人的心境,從情感抒發的角度進行解釋,不無道理。下句突出碑文的意旨之簡明扼要,字字珠璣,無需後人煩言繁注。“筆筆”兩句正面歌頌碑文的內涵和l值。孔子周遊列國,勞累一生,其目的同比干一樣,是為了“扶植綱紀”,是為了讓憸人莫逃刑罰,使志士得到褒揚,故孔子為比干題墓,雖然僅僅四字,但言簡意深,字字飄香。“况復”兩句再進一層,孔子既然稱比干為三仁之一,更應該題墓旌揚;孔子的旌揚非傳非贊,也不連篇累牘l而只有“殷比干墓”四字,卻如凜凜冰霜,微言大義,富有春秋筆法。作者還運用了對比手法,用“韓碑”“蔡書”為例,提出世上“誌銘傳刻”衆多,讓後世史官真假莫辨;而孔子之碑運用了“春秋特筆”,自然名垂千古。

本詩情感澎湃,古韻盎然,以“意旨不煩”“扶植綱紀”為中心,稱讚孔子的“春秋特筆”。;著內容的進行而三次換韻,跌宕起伏,氣勢撼山。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0e452d0102vdxk.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欢迎共同探讨。

出处:浙南林氏源流网http://www.znls.net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址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