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版《芳洲文集》
【明】陈循《莆田阳城林氏重修族谱序》
余自滥官于朝,凡闽之",自儒学起家者"不识且知之,独林、陈二姓居多焉. 譬之於水与木,水之支流众且盛者,其源必广以深,木之节叶繁且荣者, 其本必大以远。则夫人之贵且多者,有不根於祖宗积累之厚且久也哉。
若莆田之阳城林氏,其可验者也,莆林氏之先,曰披者,仕唐官至太子詹事, 子九人并为州刺史,时人称为“ 九牧林氏 ”。曰欑者,官至福唐尉,母丧庐墓,致有白乌甘露之祥,事上诏旌其门,时又称为“ 阙下林氏。 ”
至宋绍兴间,有登第沃烈青光祿大夫曰枅者,始徙阳城,遂为阳城始祖。银青几传至宣议,宣议传朝散,朝散传中大夫,大夫传知县,知县传将仕,将仕传节推,节推传帅干,帅干传致政,致政传副使,副使四传而至今赠奉议大夫湖广按察司佥事用徴,佥亊传坦, 坦今贵州按察使也。自银青至按察凡十有六世矣。 而其间跻显仕者什七八,隐德弗耀者才什二三耳!不谓之贵且多,可乎?贵州公惧传世e远而不谱以载之,不惟无以別其亲疏少长之分, 且将失其所从,孝弟之道,必至荡然于宗族矣。乃因其谱之旧,而重修之。间又惧其先祠之成于上世者, 日就倾塌, 无以致夫岁时享祀之诚。尝因谒告归家, 徹而新之。于乎!谱以示其族人, 使知所从,与夫亲疎少长之分, 则孝弟之道兴矣。庙以祠其先代, 使有所慕, 与夫风雨霜露之感, 则追远之义者矣。贵州公尊祖敬宗之心, 何其笃也哉.公举进士, 即擢陕西按察司佥事, 再调广西湖广而迁今n。所至赫然振风纪,驰声誉, 为士大夫之所称重. 盖又林氏之表表者,今年自贵州考绩来北京,间告余以新祠俢谱之故,请为序于篇首。公余举进士同年老友也,忍不为之一言以孤其盛心哉!林氏子姓, 诚能以公之心为心。某吾亲也,不可以薄;某吾长也,不可以忽;亲亲长长之道,不失于家,将见自家而刑于乡, 自乡而表著于四方,有不在此乎?故为之书之以劝云。
文出自四库全书【明】陈循《芳洲文集》 卷五
此文同时可见于《梨岭英田清江林氏宗谱》,有部分文字不同,按四库版点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欢迎共同探讨。
出处:浙南林氏源流网:http://www.znls.net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 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