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动态

温州泰顺裔孙祭拜辉公墓

时间:2015-03-22 14:10:51   作者:林威强   阅读:9217   评论:0
内容摘要:靑山巍巍,绿水汤汤。公元2015年3月21日(农历2月2日),福鼎部份裔孙计五百多人浩浩荡荡前往坐落于福鼎市南溪水库山边的辉公墓进行祭拜。据资料记载,林辉公系温州泰顺始迁祖林建公十二世孙,世系:建-旸-阮-翠-京-丕-永年-待问(待聘弟)-忠厚-必明-叔豹-辉...

 

靑山巍巍,绿水汤汤。公元2015321日(农历22日),温州泰顺部份裔孙计五百多人浩浩荡荡前往坐落于福鼎市南溪水库山边的辉公墓进行祭拜。据资料记载,林辉公系温州泰顺始迁祖林建公十二世孙,世系:

------永年-待问(待聘弟)-忠厚-必明-叔豹-


资料来源:《泰顺泗溪林氏族谱》

按温州泰顺泗溪林氏族谱:

    林待问,字强仲,林建八世孙,永年次子,林待聘弟弟(林待聘墓的发现过程)。平阳大儒刘安上女婿(见【宋】刘安上《林丕墓志铭》(泰顺 林丕)。

    南宋高宗建炎时,初任水衡都尉,历军监少监加朝散大夫,赠正议大夫,累赠通奉大夫。配刘氏,生忠厚、重厚、博厚。合葬竹溪(今泗溪半地洋)亭下坐壬向丙加子午。

    

    忠厚,林辉曾祖,字伯仁,配任氏,生必明。必明,字少愚,又名镗,自号如春。配黄氏,生伯适、叔豹、仲容。叔豹,i子材,号云轩,配薛氏,生辉。

    

    辉字洪照、原名鼐。南宋嘉定已卯十二年(公元1219)、请乡贡举,历官诸暨令,嘉兴府倅。配夫人沈氏,生觐。葬刘家坑林杞公墓侧。(详见林杞古墓之争与迁坟-惊心动魄的经历

 

林杞古墓之争与迁坟-惊心动魄的经历 

公元一九七九年,福鼎县南溪兴建水库,位于水库淹没区的宋代吏部尚书林杞公墓需要移葬。据《温州府志》、《泰顺县志》、《分疆录》以及泰顺林氏宗谱记载:“林杞墓葬长溪县大林口林湖洋,坐子向午将军大生形。庵曰报慈,祀田二十亩。长溪县大林口林湖洋即今福鼎县南溪乡林湖洋。墓地背靠宛延挺秀的长龙山脉,朝如笋挺拔的将军峰,实是罕见之风水宝地。由于年代久远裔孙远离墓地而失管。

鸠占鹊巢 古墓之争

后据当地知情人透露,曾在明朝期间,被当地夏氏族人偷挖并葬入其先祖的遗骸瓶,外表已失去宋代古墓之痕迹。南溪水库淹没区建筑物拆迁登记时,夏氏已作登记。幸当地何姓人闻讯,通知我族人,因此,一场古墓归属的墓主之争就这样展开。

我林姓族人得知消息后,以林汝逊为首召集家逊、董志、须椕、邦南、邦英、怀志、成尾、起录、思界、允夏、林成等首事参加的会议,商议古墓归属的具体措施;将首事作好分工,分为和:筹资组、划谋组、宣传组。后经各方面交涉,福鼎县水库建设指挥部同意挖墓鉴定。如果墓葬口证明是明代的归属夏家,是宋代的属林姓。

开墓鉴定 柳暗花明

1979年六月的一天,林姓及当地群众千余人汇集墓地,开挖古墓。墓中建筑工艺精湛考究,四个棺圹,圹高1.15米,宽0.8米,有三个圹棺毁仅留残骸,尚有唐代珠可压榨玉及文房四宝遗物笔砚;另一圹及两边六个小方圹置放有9个骸瓶。因此,只能将遗物及砖石上送进行鉴定。

       古墓开启后须a、汝逊、存旭等将砖石和文物亲送福建省福州市和浙江省杭州、温州文物考古专家进行鉴定。经鉴定后,考古专家出具报告认定“该墓为宋代古墓”。

上书起诉 众志成城

我族人得到鉴定后,在其当地政府对墓主权犹豫未决的情况下,汝逊即奔赴泰顺二中请时任校长的林世如起草上诉书,并由仕阳早阳林彬如腾写,向福鼎县人民法院起诉,阐明我林氏宋代古墓的诸多事由。自始至终历经五年,集结浙闽边邻的林姓宗亲,出钱出力,艰难涉履;终于在19848月得到福鼎县人民法院的公正判决,福鼎县人民政府拨款壹仟叁佰元以作林杞墓迁葬费。

迁坟立碑 弘扬祖德

众首事商议,考虑到林杞公是我族的宋代名臣,是子孙的荣耀,决定迁葬地为泗溪白粉墙古祠址枫树坪。杞公墓右侧的林辉公墓,经当地村、乡同意,在杞公墓上方的水库水位线以上安葬。

经众首事的努力和林姓宗亲的大力支持,林杞公墓于19871127入厝,墓地坐午向子加丙壬分金。该墓立“历史名人纪念碑”,为我林姓的历史文化公园。该建筑不但成为泗溪历史文化名镇的一部分,而且是我族人瞻仰先祖和敦亲睦族,振兴经济的教育基地。

                                                       裔孙林怀志、林汝逊撰 

温州泰顺裔孙祭拜辉公墓 图1

林汝逊老先生(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欢迎共同探讨。

出处:浙南林氏源流网http://www.znls.net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址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