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事

林家三代人坚守70年呵护犹太教师两千册书籍

时间:2015-04-22 17:04:10   作者:赵家耀   来源:人民网   阅读:2171   评论:0
内容摘要:林家三代人坚守70年呵护犹太教师两千册书籍

林家三代人坚守70年呵护犹太教师两千册书籍

点击进入下一页

                                                    年轻时的林道志先生。

                                                       赵家耀供图

点击进入下一页

                                     犹太校长卡尔夫妇在1947年写给林道志先生的信函。

                                                       赵家耀供图

    精心呵护犹太教师两千册书籍

    一叶扁舟似的小舢板,在自上海通向浙江黄岩的水面上全速行进。船老大奋力划桨,水面上激荡起层层浪花。

    此刻,狭小的舢板上挤靠着林道志和他的全家老小。小船中间还摆放着几个装有二千册各种外文精装书籍的大箩筐。因为担心小船超重倏然倾覆,忧心忡忡的林道志不断用油布覆盖着那些大箩筐。

    忽然,传来汽船“嘟嘟”的引擎声。他寻声望去,只见船后一个小汽轮强盗船火速追来。眼看匪船越发逼近,正当大家心急如焚之际,顷刻间,狂风大作,仿佛有如神助,纤弱的小舢板倏然鼓满风帆得以助航,加速前进,侥幸逃脱了匪船的追赶。就这样,一路颠簸,林道志一家连同那几s箩筐装有二千册外文精装书籍,一起回到了他的乡下老家浙江黄岩。

    此时,正值1943年。

    然而,谁能知晓,此番惊心动魄场景的背s,却蕴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

    近年,上海旧城区改造加快步伐。在“虹镇老街”旧区生活了几十年的居民,要集体乔迁新居。至此,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棚户区将彻底消失于上海的版图。

    虹口区东长治路805弄45号也在此次搬迁之列, 在这里居住了几十年的林道志后人的居所,拆迁在即。可是,装有近二千册图书的6个木制大书橱怎么办?无奈之下,他们找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求助,请求尽快为这些保存完 的书籍觅一条“寻主之路”,希望书归原主——找到那位犹太教师或他的亲属,以了却林先生的夙愿。

    笔者接到纪念馆志愿者高女士急电,即刻赶往林家。一番详谈,令人动容的一幅幅画面,展现眼前:

    往事如烟。1889年,生于浙江黄岩的林道志,出身贫苦,但自小嗜学,以“少年才俊”闻名乡里。后来,他前往上海商务印书馆打工。生活穷困的他却喜欢读书,并很早萌生了创办义校的愿望——让穷苦孩子有书读。

    几经周折,林道志创办了上海基督教私立慕义学校。“他就是想让人们读书,因为只有读书才能救国。只要有孩子肯前来读书,他宁可自己贴钱也要让孩子来读。”为支撑维系学校日常支出,他在自家办起了肥皂/和复写纸作坊,以微薄的收入免费招收贫困百姓包括犹太难民的孩子。这一时期,提篮桥地区有上万名前来避难的犹太人。一位犹太学校的卡尔先生同他接触很多,俩人由熟悉渐渐成为知心好友。林先生得知卡尔曾在德国任过校长,因此,请他到慕义学校亲自任教。

    1943年前后,日军轰炸上海的风声渐起,不少犹太人纷纷设法逃离。卡尔先生无奈,在他离开上海之前,将二千余册重要的英文、德文、希伯来文书籍包括一些珍贵的宗教书籍全部寄存在林家,书上多有编号,并盖有“保罗中学”图章,想必保罗中学是卡尔在德国任教的学校。卡尔拜托林先生“请好好保存这些图书,我会回来取的”。

    为了这句话,林先生一家三代坚守了整整70年。

    1981年2月,辛劳一生的林道志先生未见卡尔归来,带着遗憾离开。临终前,他念念不忘,嘱托儿孙,要兑现保管并归还书籍的诺言。

    岁月流逝。林道志夫妇及他的长子林尊义、次子林尚义相&病逝。跌宕、多舛的遭遇,致使“寻主”一事愈加艰难。然而,他的儿孙们恪守承诺,三代相传、精心守护那二千册珍贵的书籍。

    林道志的小儿媳、65岁的潘碌女士对笔者说:“自我嫁到林家开始,就时常听我&公提起这事,那犹太老师说了,会回来取书,就一定会回来的。”“我公公保管这些书40年,我丈夫接着保管了20年。我不能允许自己有任何闪失,更不可能把它们当作财富变卖,绝不可以!”

    潘碌介绍说,有&次她在整理东西时意外发现了三个信封,里面装有1947年卡尔先生写给公公的信,信中有卡尔先生夫妇二人的合影照和一张圣诞贺卡。信上告知:“我已回到故乡德国,现住在岳母的公寓里……食品供应不是很好,回乡的生活总算安定,也找了份不错的工作……愿神祝福你和你的家庭,我&想得悉你们的消息。”

    这几封信让潘碌及家人喜出望外,总觉得希望在一步步靠近。已近古稀之年的她日夜祈祷、期盼:书归原主,我才心安。

    林道志的外孙孙礼德将他多年精心积存的、外祖父生前珍贵的遗物如亲笔书信、泛黄的照片、当年基督教私立慕义学校信徒的名单等翻找出来,供笔者拍照。他说:“承诺是道义,更是责任。”“旷日时久,因为没有卡尔先生的联系方式,找他如大海捞针。”但全家视承诺为整个家族传承下来的责任,为找到书的主人,锲而不舍。

    在林家二楼藏书的亭子间,笔者有幸目睹到这些珍贵的藏书,大多是布面烫金精装,其中有德国著名诗人、思想家歌德的诗集、剧作等,还有《圣经》故事印刷精美的彩色童话画册,有些画册中人物、动物的手臂、腿脚等肢体仍可活动,构思新颖巧妙。

    为了承诺卡尔的嘱托,林家三代几经迁徙、风雨70年,无论经历战乱,还是遭遇“文革”抄家,拼尽全力,精心护着那二千余册书籍,如同呵护着自己的孩子。

    搬迁在即。林家向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求助,立即引起馆方高度重视。大家被坚守70年承诺的经历,深深地感动了。“这是我们听到的最激动人心的一件事。”以是“犹太人找中国人”,这次是“中国人找犹太人”。志愿者高智慧女士感叹不已。

    纪念馆向德国驻沪总领馆寻求帮助,通过档案系统仔细查找卡尔·安格尔及其家人的迁徙情况。不久前,在德国北部什未林小,博士研究生、志愿者杨梦帮助找到了卡尔先生和他夫人宝拉·安格尔的合葬墓碑。尽管尚未找到为卡尔收书的人以及他的后人,林家欣喜之余难掩惆怅,但是为了实现承诺,绝不放弃。

    日前,笔者与志愿者高慧女士联系,获悉此事在各方努力下,仍在进行中,但愿苍天不负诚心人。

    寻找的路也许还漫长,但林家三代信守诺言,传承70年,无怨无悔,令世人感憾。赵家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欢迎共同探讨。

出处:浙南林氏源流网http://www.znls.net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址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