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编林文

林伟功:中国族谱现况及续修刍议(中华姓氏文化高峰论坛发言稿)

时间:2015-12-20 12:19:16   作者:林伟功   来源:研究员   阅读:1157   评论:0
内容摘要:中华姓氏文化高峰论坛 林伟功会长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会长王培英在主席台合影中国族谱现况及续修刍议林伟功绪言笔者作为地方志编审,因工作需要及长期兴趣,近30年对福建各姓氏数以万计的族谱开展研究,尤其自1986年受命为“外国华裔—日本“闽人三十六姓”寻根”的...

林伟功:中国族谱现况及续修刍议(中华姓氏文化高峰论坛发言稿) 图1

中华姓氏文化高峰论坛 林伟功会长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会长王培英在主席台合影


中国e谱现况及续修刍议

林伟功

绪言

笔者作为地方志编审,因工作需要及长期兴趣,近30年对福建各姓氏数以万计的族谱开展研究,尤其自1986年受命为“外国华裔—日本“闽人三十六姓”寻根”的总查证人,全面展开在福建各地的族谱调查研究,h中国官方首次应用族谱为顺应国外华裔寻根需求开了先河,并于1989年参与发起创办中国首家省级谱牒研究为海外及台港澳寻根服务的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挂靠民革福建省委),忝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会务17年h其中1998年受有关部门委托,首次主持组织50部族谱赴台展务,为出席开幕式的台湾当局副领导人连战导览,并作学术报告,为两岸的交流添砖加瓦!2006年再受有关部门委托,主持《马崎连氏新编族谱》的审查,并为连战寻根作了大量工作,且作嘉宾在电视台讲解连战寻根祭祖现场情况h此后,本会变更挂靠单位,进行换届,方卸去秘书长之职,专任副会长继续兼林氏委员会会长至今;另还受福建省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单姓省一级社团,黄如论为会长)之邀担任其专家组召集人,负责主编《福建黄氏通史》。经历颇多,获益甚多,感触良多,现将多年开展族谱研究的心h与大家分享,请方家不吝赐教。

一、福建各姓氏族谱研究情况简介

福建省各姓氏族谱数以万计,以层次不同,可分为大宗谱、宗谱、大族谱、族谱、家谱、房谱、分谱、支谱等等;

一、各姓氏族谱状况:

〈一〉源:

1、汉族多云源于炎、黄;少数民族多源性(如萨为色目人元代由赣来闽、长乐琴江满族自治村各姓多为辽西、铁岭的汉军旗随清军入关……);

2、多称来自中原,多以河南固始、山东济南等为祖乡;

3、基本入闽时间:

较大规模的可分为晋永嘉之乱,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

唐朝总章年间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

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

其余多在各朝代鼎革,兵荒马乱,避乱躲祸或是入闽为官定居;

〈二〉流:

1、多迁台澎金马;

2、港澳;

3、各国;韩国(海东林氏—唐林八及、宋朱熹后裔等)、琉球(明闽人三十六姓)、菲律宾(清—国父黎刹、许—阿基诺夫人)、马来西亚(清黄乃裳率福州十邑人开发诗巫)、南洋各国印尼、文莱、缅甸、泰国……(随郑和七下西洋);兼叙陈嘉庚、胡文虎、郭鹤年、林梧桐、林绍良、林文镜……家族,以及零散迁至世界各地。

4、国内迁粤、浙、苏、赣、琼、桂、湘、鄂、徽、黔、渝、川、云……

二、族谱与名门望族:

〈一〉族谱的内涵:多含本姓氏家族源流、世系、堂号、郡望、昭穆(字辈)、家训、祭祀、功名、名人、祠庙、文献、文物、陵墓、古迹等;

收藏颇好的名门望族(以福建为例)族谱:

名门;以林森、林则徐、林瀚、林春泽、林鸿年、林白水、林同琰、林忠、陈襄、陈省、陈叔刚、陈若霖、陈绍宽、郭阶三、郭鹤年、严复、邓原岳、萨仲礼、沈葆桢、罗丰禄、方伯谦、王仁堪、梁敬镦、甘国宝、刘冠雄、侯德榜、黄鞠、黄膺、黄敦、李光地、苏颂、宋慈、杨时、游酢、李纲、施琅、郑成功、洪承畴……为代表的家族;

望族:王审知、张睦、陈元光、林禄(侯官瓦埕林、林慎思裔的忠义林、林欑裔的阙下林〈下有宋九牧〉、林披裔的九牧林〈称子孙千万〉、林昌裔的游洋林……)、李火德、黄峭(三妻廿一子,称子孙千万)、朱熹、郑露、辜源p蔡襄、许将、天水赵氏(宋皇族)、南阳谢氏、……

〈二〉名门望族族谱修撰概况:

1、族谱修纂状态:

a历程:不迟于宋,盛于明清,民国复兴,当代初抑后盛;

b质量:欧、苏体例并存,宥于修纂者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入闽为官定居者所修者高,源流明晰;其次入闽者创业弥坚,到后人有功名修谱,多为断头谱(只能由入闽始祖记起,之前世系不清)

c典型问题:黄峭家世,蔡京无后,比干林禄世系、唐宋九牧,多姓同宗……

典章制度混淆、地域区划不清、年号纪录错讹……

二 中华历史族谱编纂收藏状况

〈一〉编纂:盛世修谱,敬宗收族;(多有三十年小修,六十年大修之约,多宥于各种原因无法实现,有的数百年都未能修谱)

1、优点:编纂认真,体例完备,内容充实,文字精美,图像清晰;

2、缺点:上追贵胄,下收宗贤(蔡京无后e,附望攀亲,伪托序跋、重男轻女……

〈二〉保管:

1、家族珍藏,抄本稀少,刻本不多。(民国后方有铅印本开国内图书馆收藏的先河)

2、毁损:人为毁坏(历代战乱、文革动乱),自然损佚(水、火、虫、老化)。

三、中华族谱现况

〈一〉原谱典藏:

1、馆藏(海内外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专馆);

2、 民间收藏(宗祠、家庙、宗亲会、研究会e社会团体;族长、个人、收藏家、研究者、……)

〈二〉传抄:

1、缺漏严重,差错不断;

2、并谱乱支,祖源不清;

〈三〉续修问题严重:

普遍存在文化低下,断读不清,理解偏面,盲目定性问题;

1、暗修(早期1989年前):条件限制,难以公开,收录不全,局限房支;

2、明;(1990年后):海外倡导,族人响应,改名(通讯录、乡村志、族史……)避讳,内外皆收,男女同详,收录改革(按职务、职称、军衔、学历新标准)……(典型者有《雁门萨氏族谱》、《林则徐世系录》、

四、海外寻根海,两岸合谱掀起研谱修谱新潮

〈一〉海外寻根,引起找谱、研谱热:1985年琉球闽人三十六姓:蔡、林、金、郑、梁、王、陈、毛、阮……(明洪武迁去);韩国海东林氏(唐林八伋后裔);韩国朱熹后裔;马来西亚国父黎刹、总统阿基诺夫人;新加坡总统王鼎昌与夫人林秀梅……先后携谱寻根福建;

〈二〉闽台血脉相连,台湾寻根福建络绎不绝:连战、萧万长、江丙坤、林丰正、王金平、吕秀莲、游锡堃、谢长廷……族谱研究、续修成为显学。

〈三〉顺应社会需求,众多的海内外开始联手新修族谱,如:中华林氏、陈氏、黄氏、邓Y、谢氏、罗氏、邱(丘)氏……

五、修谱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笔者认为中华族谱是中国特有宗法制度影响下产生的特有文献:

〈一〉地位:各姓氏宗族、家族传承的特殊的珍贵历史文献;与国史、方志并列为中国三大文献;

〈二〉特点:量大、布广、用常、修频,可补史志之不足;

〈三〉缺陷:宥于修纂人员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普遍存在附望联宗、攀附权贵、史实不确、职官年号域界地名混乱现象;

〈四〉收藏研究:自古族长保管,秘不示人,同宗异系都难得见;本支系阅谱,须开祠、上香、祷告,甚至占卜方可;研究颇难;民国修谱刊印收藏图书馆、档Y馆等部门,海外大量收藏,促使收藏研究起步,文革严重冲击,劫后余生,当代顺应海外寻根需求(福建开先河),使修谱、收藏、研究逐步走上正轨。

〈五〉续修的意义与作用:中华族谱除必须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外,它的学术价值必须肯定,不能以其有不足而摒弃,应看到其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民族学 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伦理学、人才学、遗传学等众多学科方面的作用,呼吁官方予以必要的重视,在人财物三方面给予实质性支持!

〈六〉完善与改革:修纂中华族谱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值得继承与发展。中华族谱历史上普遍存在许多欠缺与不足,关键必须有多学科学者专家的本人介入!i岸观火式的指点斥责是无补于事的,宜多人多学科参与,完善体例,改革弊端,继承创新,促进完备。相信随着近年对中华族谱功能的认识与重视,前景是美好的!偏见排斥的时代已成过去,面对现实,面对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族谱修纂必会继续发展,赋以新的时代精神,逐步走向i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欢迎共同探讨。

出处:浙南林氏源流网http://www.znls.net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址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