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家谱序①
(明)邵宝②
凡谱为家作也,其要在辩族姓、序昭穆③、明冢介嫡庶而家政④行焉。故天下之家各谱其谱,而王道成。谱之于世,其亦可谓重矣。然谱以修理⑤,亦以修坏⑥,坏之端有三:冒望⑦则坏,养子则坏,赘婿⑧则坏。故谱不可不慎也。盖尝论是三坏者:曰养,曰赘,多知戒之;而望焉是冒⑨,虽士大夫亦或不免,况庸人乎?
闽之林,其族最繁,其所宗也最远。道逢其人问之,则曰:“吾某宗也,今某公卿为伯仲行。”观其谱而信之,天下无异议焉。今户部主事魁廷元⑩者之为谱也,则异于是。盖诸林满郡邑,独据所知以为始祖,而族姓辩代为图系,兼取欧苏11,上承下继,而昭b序人各著其所出,而冢介嫡庶明,所谓三坏者皆无之,君子以为善谱。
廷元初以进士有事江西,予方承乏视学,一见为相知。今予领督漕命,道出临清,廷元适监仓政,奉斯谱告予曰:“愿有序也。”廷元之先,自隐庵府君以下世以敦朴恺弟12相承,至于今,韦布13而诗书者甚多。廷元博雅有志,好学不倦,其所树立将未可涯观,其所为谱而世德。于是乎征矣,因书而归之。
【注释】
①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版《容春堂集·前集》卷十三。
按,《容春堂集》为明代学者邵宝所著。有前集20卷,后集14卷,续集18卷,别集9卷。本文乃邵宝为林廷元所著林氏族谱所作之序,指出林廷元“独据所知以为始祖,而族姓辩代为图系”的编谱思想及体例。文中概括了时人编撰家谱时的“三坏”弊端:冒望,养子,赘婿,尤以“冒望”针砭时弊,一针见血。作者认为“望焉是冒,虽士大夫亦或不免,况庸人乎”a可见“冒望”之陋习根深蒂固。此段论述,可谓谱牒研究中的深刻之语。
龙海角美镇埔尾村林氏端本堂一族,是晋代入闽林禄后裔的一个支系。《开漳龙邑莆山林氏家谱》记载:闽漳龙邑莆山,即原漳州龙溪县白石堡莆山社,今龙海市角美镇埔尾村林氏,是晋安郡王林禄后裔分居莆阳之支派。此派自莆阳又分宗于仙游竹港,后又有族人林勤迁徙长泰,开基于钦化里绩山。至元大德年间,林勤后裔林隐庵到龙溪白石堡教书,并被招为女婿,成为莆山林氏开基一世祖。
林隐庵生三子:长子汝政,开基莆山;次子汝信,回原籍长泰;三子汝亮开基漳浦青阳。莆山汝政生二子,东野、西野,称作“三世分东西”。林东野生三子,林西野生四子,其中第三子敦农到广东开基海丰,至今人丁超过十万人。这样,在莆山的第四世就剩六房,林东野三房,林西野三房,就以“礼、乐、射、御、书、数”来命名房号,这就是“四世分六房”。
传到七世,端本堂林氏已是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现在祠堂的正中间还悬挂着一个“进士”的牌匾,中进士的就是乐房长经画派下七世的林s。林魁自小就非常聪明,但是因为家境贫寒,无法度供他去读书,为了求知,林魁只好经常到私塾窗外去偷听。当时在私塾内面的孩子一旦无法回答教书先生的提问时,常常以肚子痛需要上厕所为理由溜出来找林魁问答案,然后回到私塾就马上可以对答如流,这让教书的先生感到很怀疑,s来偷偷跟踪这些学生,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教书先生看林魁是一个可造之材就免费将他收入门下并专心教他。林魁也是不负众望,在公元二十七年登弘冶壬戌科二甲第一名进士。由户部主事,出守镇江府,后来官一直做到“中奉大夫”。林魁为人正直,做官清正,深受治下的百姓爱戴。s摘自网络)
②邵宝(1460—1527),字国贤,号泉斋,别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许州知州,历户部员外郎、郎中。历为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宸濠向索诗文,严拒之。教生徒以致知力行为本。又革除当地亲死不葬不之陋俗。为身守正,不交权势。进浙江按察使、右布政使,为避免劳民伤财,奏停处州银矿,转为湖广布政使。正德四年(1509),迁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时㈣擅政,邵宝入京绝不与通,遂被劾致仕。刘瑾败亡,起邵宝为贵州巡抚。未几,升户部侍郎。改左侍郎。又命兼左佥都御史,处置粮运。拜南礼部尚书,恳辞不就。嘉靖初(1522)起复前职,仍辞去。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庄。一生好学,博综群籍,学者称二泉先生。为李东阳门人,故⑽慕宰诜ǘ阳: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澹泊,尤能抒写性灵。
③昭穆:宗法制度对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按,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之右方,称“穆”。这里用来泛指宗族关系。
④冢介:大小,长幼。冢,居长的、居首的,如:“冢妇”(嫡长子的妻子)、“冢息”(嫡长子)、“冢宰”(百官之长,六卿之首)。介,比喻微小的东西,通“芥”。 家政:家中的事务。
⑤以修理:通过修谱使之更加有条理、有秩序。
⑥以修坏:修谱时弊端重重,把宗谱修坏了。
⑦冒望: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
⑧赘(zhuì)婿:指就婚、定居于女家的男子。以女之父母为父母,所生子女从母姓,承嗣母方宗祧。
⑨望焉是冒:即“冒望”。属古汉语中的宾语前置句,“是”乃宾语前置的标志。
⑩魁廷元:林魁,字廷元,弘治壬戌进士,龙:人。初授户部主事,选员外郎、郎中,升镇江知府、山西按察司提学副使,调云南兵备副使,寻升广东参政,移疾致仕。
11按,欧阳氏家族的家谱,传到欧阳修时,欧阳修编写了《欧阳氏谱图》,这个族谱与苏洵所编的苏氏族谱被称作欧、苏二体,是中国私家修谱的先例。它们修谱的体例,成为后代家谱的基本定式。
12恺弟(kǎi tì):亦作“岂悌”。和乐平易。《十三经注疏·毛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燕岂弟。”毛苌传云:“岂(音恺),乐;弟(音悌),易也。”郑玄笺云:“孔,甚;燕,安也。”唐·孔颖达疏云:“远国之君,既朝r君子,为君子所接遇,故皆甚安,而情又喜乐以怡易也。君子既接,远国得所,而又燕见,以尽其欢,是君子为人之能宜为人兄,宜为人弟,随其所为,皆得其宜,故能有善德之誉寿,凯乐之福也。”
13韦布:韦带布衣。古指未仕者或平民的寒素服装。汉·司马相如《报卓文君书》:“五色有灿,而不掩韦布。”也借指寒素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