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支派

从方志角度试论“宋九牧”林氏的真实性

时间:2024-07-25 13:51:21   作者:广东揭阳林萍   阅读:113   评论:0
内容摘要:前言:林氏家族数千年历史上出现过无数名人名贤,其中唐宋九牧更是令人称颂,但世事更迭,文献散失,在福建泉州发展起来的宋九牧林氏除了清代以来族谱有所记载外,存世文献资料尚未能找到与父子十知州、宋九牧称号相关的记录,所幸作者找到“宋九牧”世居地现存的最早省志弘治《八闽通志》、现存最早完...

 前言林氏家族数千年历史上出现过无数名人名贤,其中唐宋九牧更是令人称颂,但世事更迭,文献散失,在福建泉州发展起来的宋九牧林氏除了清代以来族谱有所记载外,存世文献资料尚未能找到与父子十知州、宋九牧称号相关的记录,所幸作者找到“宋九牧”世居地现存的最早省志弘治《八闽通志》、现存最早完整省志崇祯《闽书》、现存最早的一部府志万历《泉州府志》及历代方志,在其中查阅到关于宋九牧林杞家族世代科第功名的记载,也由此可知,至少在明代弘治三年1490以来地方志中,以林杞为代表的宋九牧家族延续一百七十二年登科的四世八进士(包括特奏名)已经与莆田唐九牧一样成为林氏家族历史上辉煌的一页,而清代道光《晋江县志》中对林伋进士的记载,则更是让其家族成为有据可依的“五世九进士”,侧面说明地方政府对其家族“九进士”的认同,也为“宋九牧”这一称号的出现和传播提供了合理的依据。从所见地方志考量可知“宋九牧”是泉州林杞家族的荣誉性称号。



    常建华《试论中国地方志的社会史资料价值》中说:“中国地方志包含大量丰富的社会史研究资料,分门别类整理资料并加以研究早就 为人重视。近期随着区域、地域史研究的盛行,从方志入手具有了方法论的新意义,对于开 展整体历史研究、微观历史研究、基层社会研究、民众研究等具有重要价值。”
    所谓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地方志的编修历来都是地方大事,也因此有严格的编写规范,大多由国家地方投资,聘请专门人员进行搜罗整理编写,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形式的多样性、鲜明的时代性、较强的地域性等特点,尽管在内容的选择、体系的编写等方面有一定瑕疵,也不能掩盖其具有的史料价值。

    林氏人口在全国排名第十七位,在泉州排第二位。泉州作为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当时海洋商贸中心,人文荟萃,文化繁荣,出现了一千多位进士,不乏名家大族,其中林氏在宋代也有与莆田唐代九牧林相媲美的,以宋代进士知州、光禄卿林杞为代表的宋九牧林氏家族,即举世闻名的“宋代父子十知州”。


从方志角度试论“宋九牧”林氏的真实性 图1

  莆田林龙锋(林夕)宗长提供清代康熙《莆阙下林族谱》相关记载


  目前所见最早的宋九牧相关族谱清代康熙《莆阙下林族谱》记载,宋代泉州进士林杞,生九子景渊、景佑、景默、景辉、景大、景元、景贞、景亨、景瑞分别知惠、泗、寿、瓜、徐、邳、宿、华、常州,“皆为刺史,有九子十知州之庆”,今人称父子十知州、九子十知州、宋九牧、泉州九牧、阙下宋九牧林等。


从方志角度试论“宋九牧”林氏的真实性 图2
    当代林敬兴宗长主编《林氏繁衍迁徙渊源谱》中宋九牧世系具有代表性

   

  按照族谱线索,我先后查阅了《闽书》②、《福建通志》、《泉州府志》等林杞家族所在地、任职地的存世地方志及宋明清文集,但只有明代万历《泉州府志》③和清代乾隆、道光《晋江县志》④提到的泉州仁风门外“林九牧墓”(道光晋江志详细记其为林杞墓)。


   从方志角度试论“宋九牧”林氏的真实性 图3 

左明代万历《泉州府志》、右清代乾隆《晋江县志》“林九牧墓”条目

  

  这么大的家族,有父子十人并任知州,却在存世地方文献和历代文集中尚未查出除“林九牧墓”外关于“宋九牧”“父子十知州”称号的只言片语,不得不令人怀疑。

  不过,我在明代弘治《八闽通志》⑤、崇祯《闽书》以及其他地方志中查阅到林杞家族科举功名及世代关系的记载。
从方志角度试论“宋九牧”林氏的真实性 图4明弘治《八闽通志》、崇祯《闽书》对“宋九牧”林杞家族科第功名世代记录

    

  从明代弘治《八闽通志》、万历《泉州府志》、崇祯《闽书》开始到清代地方志,都记载了林杞家族延续一百七十二年登科,四代八进士(包括特奏名)的辉煌,加上清代道光《晋江县志·卷六十·塚墓志》“进士县尉林伋墓”条目则记载林杞之父林伋也为进士,云是兴化进士,任晋江尉,据此林杞家族则为“五世九进士”。


从方志角度试论“宋九牧”林氏的真实性 图5

清代道光《晋江县志·卷六十·塚墓志》“进士县尉林伋墓、进士宣明殿学士林杞墓”条目 


那么按照这个记载,整理出来的林杞家族进士为:

第一代
林伋(杞父):道光《晋江县志》记载为兴化进士,不知具体时间
第二代
林杞:天圣五年丁卯1027年)王尧臣榜进士
林植(杞兄/弟):景祐元年甲戌1034年)张唐卿榜进士
第三代
林序(植侄):嘉祐四年己亥1059年)刘煇榜进士
林世规(植子):治平二年乙巳1065年)彭汝砺榜进士
林景渊(杞子/侄):崇宁二年癸未1103年)霍端友榜进士
第四代
林元定(杞孙/景渊子):元符三年庚辰1100年)李崟榜进士
林文卿(序侄):建炎二年戊申1128年)李易榜特奏名进士
第五代
林鼎(植曾孙):庆元五年己未1199年)曾从龙榜特奏名进士
    不过道光《晋江县志》关于林伋进士的记载,却找不到其他文献佐证,且出现时代较晚,故而其家族“五世九进士”目前只能推断出现在清代道光以前。但至少在明代弘治三年1490,《八闽通志》刊行时间以来,林杞家族四世八进士,得到朝廷认同,在地方文献中有记载是无疑的。

    另外,从清代乾隆《福建通志》中,也可查询到林杞家族科第功名记录。


从方志角度试论“宋九牧”林氏的真实性 图6 清代乾隆《福建通志》林杞家族科第功名记录

    

因为历史原因,目前可见家谱大多为清代遗存,而关于宋九牧父子十知州记载的族谱最早见清代康熙间的《莆阙下林氏族谱》、道光《开阳阙下林氏族谱》、咸丰《阙林家谱》


从方志角度试论“宋九牧”林氏的真实性 图7

清代咸丰《阙林家谱》相关记载

    

  地方志在记载林杞家族科举功名同时也备注了他们在家族中的世代关系,但并未与族谱完全相同。据最早记录林杞家族世系表的道光《开阳阙下林氏族谱》记载,林植为林杞弟,林景渊为林杞子。以林景渊来孙林谦达为始祖的光绪《九牧林坂柯内林氏族谱》、十世孙林则祖为始祖的宣统《西河林氏族谱》等记载林元定为林景渊子。


从方志角度试论“宋九牧”林氏的真实性 图8清道光《开阳阙下林氏族谱》相关记载


地方志部分记载如下

从方志角度试论“宋九牧”林氏的真实性 图9    

  从上图可知明清方志中林植为林杞之兄或弟已经不太确定,而记载林景渊为林杞之侄,林元定为林杞之孙。目前广为人知的林杞家族世系还是以当代林敬兴宗长主编的《林氏繁衍迁徙渊源谱》⑪中的世系为典型代表。

  综上所述,按照所见地方志可知,林杞家族在宋代有四世八进士已经是林氏历史上辉煌的一页,在泉州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清代道光《晋江县志》对林伋为进士的记载让其家族成为有据可依的“五世九进士”,侧面说明地方政府对其家族“九进士”的认同,也为“宋九牧”这一称号的出现和传播提供了文史依据,故而后人将其家族与唐代莆田林氏九牧家族相类比,称之宋九牧、后九牧等,并在民间及林氏家族中广为流传。
从方志角度试论“宋九牧”林氏的真实性 图10根据族谱结合明清地方志所制《宋代泉州林杞(宋九牧林)家族五世科第功名记录》

    

  至于今日所见九位兄弟知州世系形成,或许因为历史变迁,文献毁失,这个称号及进士中有名望者在族人记忆中留存,在修谱时根据这一印象以及留下的片纸残文、祖地残谱等,把家族中年岁最长、声名最著、官职品级最高的林杞作为本家族始祖,将家族其他进士官员名望归为他一人所出,经过数百年演变,形成今日典型且广为人知的以九位景字知州兄弟为代表的宋九牧林氏世系,以此延续家族过去“宋九牧”的辉煌,甚至出现了“唐代兄弟九刺史,宋代父子十知州”的说法。

    不过这九位景字知州兄弟,字号事迹均无记载,谱上名讳或许与常用名不同,导致实际可查者只有惠州知州林景渊,而宋九牧二房林景佑或许就是景祐元年登进士第的林杞之弟(或为兄)林植。加之没有统一母本,使得林景渊九兄弟次序排位、个别名讳在不同族谱记载中也不尽相同,故而族谱也成为他人怀疑或否认宋九牧林存在的依据。
  当然,明清家谱文献价值或许还需考量,宋九牧世系也有可疑的地方,但部分研究者认为宋九牧是虚构的、不存在的观点过于片面和武断民间称号的形成有特定家族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并非都是空穴来风。
  以林杞为代表的宋九牧林氏家族至少在明代弘治三年1490以来就是地方志记载的延续一百七十二年登科的四世八进士(包括特奏名)的世家大族,清代道光年间出现的林伋为进士记载更是推动了“宋九牧”称号的流传,可谓与唐九牧同属林氏历史上的辉煌篇章。
注释:
①特奏名:也称“恩科”,宋代科举制度中,考进士多次不中者,另造册上奏,经许可附试,特赐本科出身,称“特奏名”。
②明崇祯《闽书》:福建现存最早的完整省志,何乔远撰。修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万历四十八年1620成书,四十八年又有增补崇祯二年(1629)刊行,一百五十四卷。
③明万历《泉州府志》:福建泉州现存最早的一部府志,阳思谦、黄凤翔等修撰,万历四十年(1612)经六月修成同年刊刻,全书24卷。
④清代乾隆、道光《晋江县志》:乾隆版为福建晋江现存最早《晋江县志》刊行本,乾隆三十年(公元一七六五年)方鼎修、朱升元等纂。道光版为道光十年(1830),胡之锲主修,周学曾等纂修,一直未付梓,仅存志稿,晋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于1990年整理出版。
⑤明弘治《八闽通志》:福建现存最早省志,陈道主修,黄仲昭主纂。全书87修于成化二十年(1484),弘治二年(1489)成书,弘治三年1490刊行,第二年有递修本,本文参考的是弘治三年刊行本。本书是福建省第一部分门别类、按行政区域全面系统记述八府一州历史的通志。
清乾隆《福建通志》清代第二部福建省志郝玉麟主修谢道承、刘敬与纂,共七十八卷。
清康熙《莆阙下林氏族谱》:康熙五十一年(1712)阙下林家族人林鹤年、林楷编修,现存残卷。
清道光《开阳阙下林氏族谱》:道光九年(1829)阙下林支派谱。
清咸丰《阙林家谱》:咸丰四年阙下林家族人林玉叶续修,共12卷。
清乾隆《泉州府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修成,共七十六卷,怀荫布修,黄任、郭赓武同纂。
《林氏繁衍迁徙渊源谱》简称《渊源谱》,林敬兴主编,1993年出版发行面甚广,收录甚多,书中宋九牧世系为清以来典型,有一定参考价值。




标签:林氏  宋九牧  父子十知州  泉州  晋江  南安  霞洲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