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起源

“孔雀东南飞,十里一徘徊”浅析”两地三波林氏大迁徙

时间:2014-01-11 07:16:54   作者:林云开   来源:研究员   阅读:1847   评论:1
内容摘要:林氏自北向南大迁徙的主流,最大流派入闽集中为两地三波:

“十里一徘徊:中看“孔雀东南飞”

——浅议林氏大迁徙

附链接 《林氏大迁徙》浙江专题-视频报道汇总

智栋会长经常提及单福清市,林氏就有297个村落,在这仅1518平方公里仅东西46.5公里、南北53.5公里的多山土地上,方圆间林氏星罗棋布,繁衍其中,可真谓之“十里一徘徊”。相较起肇基祖从北方、从中原的大迁徙,一波波筚路蓝缕,才是既惊心动魄“孔雀东南飞”又“十里一徘徊”。阳泰林族谱《西江林氏源流综叙》中记载“吾林居光州固始县有二十八家二百多众,伻从我西江皇祖林靖公。时居固始县核桃糗下,亦随王之佐为。”此外,《七枝林族谱》也有此记载。

实际上林氏自北向南大迁徙的主流,最大流派入闽集中为两地三波:

一、第一地第一波文官治 :以林禄公(籍贯江苏下邳)在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奉敕守晋安,迁家居晋安,是持节治理七闽;

二、第二地第二波武s靖闽:以林孔著公(自河南光州固始)等四位林氏先人,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奉敕因泉州潮州间“蛮獠啸乱”,陈政奉旨以岭南行军总管率兵来闽“平乱”;

三、第二地第三波逃难开闽:唐中和元年(881年),随王绪渡江南下,进入福建,“竹林兵变”后,奉王潮为帅。以林硕德(六桥林肇基祖)作为王绪先锋的队伍中,固始县核桃树下e十八家二百多众林氏先人,同时是随“三王”兄弟惧避成为秦宗权“人粮”暴政集体大迁徙、大逃亡;集体辗转求生存逃难开闽者。

归纳起来:林氏大迁徙主流的“孔雀东南飞”可用“二、三、三三”四个字来表述这大迁徙的文化现象:

“二”即从北方、中原的江苏下邳、河南固始两地分别迁徙入闽;

“三”即文官治闽、武将靖闽、逃难开闽三波不同使命而入闽;

“三三”即禄公、孔著公等、硕德、阳泰(林靖)等等33位入闽始祖。

大迁徙

以上两地三波的入闽,前两波是衣冠南渡,奉旨入闽,不论是文官治闽、还是武将靖闽,入闽中奉旨持节而行,沿途驻驿粮草保障,风光无限。只是第二波入闽后金戈铁马百战靖乱,历尽一番苦斗,但总是各自一家一户入闽(特别是军旅官驿入闽,能带家属吗?);

第三波则不同了,如《靖公开闽史纪》“秦宗权责赋於光州,刺史王绪不能给,宗权怒发兵击之。王绪懼尽举光寿二州兵五千人,渡江掳掠江汉虞州,并陷汀漳,皆不能守。至漳州,以道险粮少,令军中无以老弱随,犯者即斩。”为什么,王绪要“令军中无以老弱随”,实际上这五千人队伍是引发数万人的大逃亡,基本的衣食住行,粮草等均得不到保障。南方山高林密,燥热湿瘴恶劣的自然环境,甚至忍痛把老弱者弃以裹腹为军粮,终究酿成南安境内的竹林兵变,集体推举由“三王”取代了“王绪”,成为逃亡途中的领袖,形成了中原难虼筇油鲋械牡谝桓鲎折点。即使到此,无非还是决定由“三王”中王潮领导再逃亡回老家固始,返途到沙县时,历史戏剧性地出现了“泉州刺史廖彦若贪暴,州人张延鲁等奉羊酒至沙县,拦马迎请王将军为州将。王潮返旆直抵泉州,彦若不能抵御,将城门闭。城内百姓争杀廖彦若,开城迎蛲醭薄3比氩榈悴挚猓抚恤百姓闻。福州观察陈岩有盛名,不敢犯福州境,遣使降之。陈岩即表王潮为泉州刺史,潮勇有智略,招怀离散,均赋缮,兵吏民悦服,才形成这些中原难民大迁徙中第二个转折点;《靖公开闽史纪》“陈岩为福州观察七年,因病重遣使召泉州刺史王潮欲授予,潮蛑而,陈岩县卒。岩有婿范晖发拒潮,潮至与战,晖兵败走,潮兵追而杀之。王潮进城接受军政,进表朝廷,乾宁三年九月降诏以王潮为福州节度使,为福州威武将军,王审知为泉州刺史。”,不论是仁翰(一说硕德公侄儿)公、还是延浩(控鹤始祖、字仁寿)公攻下福州城,总是林氏先人为王审知(为逃亡大迁徙的难民)立下了赫赫巨功,开创八闽腾飞的史诗,也应了陈涉世家“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是求生存的不得以的选择,不单纯是宿命所然。

这一波逃难开闽中,特别王审知领兵攻克福州城一役中的林氏先人,无e为王审知最终入主八闽奠定基础(要不,老大作古,还有老二王审邽),也为许多光州固始核桃树下二十八家二百多众林氏先人及众多各姓难民,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特别王审知拒绝乘势入川、下三秦效刘季开汉e诱惑,精明地提出“吾宁做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也”、“梁开平1元年(公元907年)王审知被梁封为闽王时,审知起用林靖(注:林靖,字阳泰,为相辅史实待核)为相,在审知二十九年,以保境安民立国方针,对国停息战争,与邻国友好相处,确保了闽国三十年平静,从政治上改革唐末的苛政,要求官吏清廉奉公,省刑惜费,而对违犯者严惩不贷,审知本人节俭自处,他的府舍简陋不修,常登麻履身着通过,衣裤破了自行缝补,理智地制约克己,经济上实行行劝农耕桑,轻徭薄车日策,同时利用福建沿海优势开辟海港,招来外国商贾奖励通商。审知执政间福建大有发展。

常识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林氏先人和王审知共同打下福州城,完成从逃难到开闽的升华。我想还不止固始最先随王入闽各姓和固始核桃树下二十八m二百多众林氏先人沾光受益(也许阳泰林还是后期闻风而动或衔唐昭宗入闽监军,此是后话),从难民到平民升华、部分难民还化蝶成公侯将相。实际上对比当年北乱南安,中原唐亡后的梁、唐、晋、汉、周,五朝十四帝播乱五三秋,每个朝代平均才10.6年,王审知主政29年,虽是地方政权的闽国,前后王氏主政约六十年,却超于五代正统五个政权的寿命总和。逃难开闽后安定中,随王入闽各姓都井喷的人口发展,致使福建各姓源流寻根,大都追溯到河;固始。以致部分出现过度的“固始崇拜”(我赞赏厦门大学陈教授在第六届唐人故里闽台祖地研讨会上演讲的观点)。可唯独是福建林姓,压根儿就没有出现过所谓的“固始崇拜”,恰恰出现的是“固始失忆”。逃难开闽后人口红利,似乎与固始核桃树下二十八家二百多众林氏先人无缘,继近三十年各地的林氏源流探讨研究,务必还需要这方面的跟进,总不会这核桃树下二十八家二百多众林氏先人集体阳萎?也许不论当年或今天,在北方、在中原、在光州固始,林氏根本都不是衣冠大姓。衣冠大姓的称号是到了福建本土,相对其他姓氏比较才挣得,特别应该是禄公主政晋安起取得。同时囿于在地三、五百年已有了第一、第二波的入闽衣冠显姓,第三波的逃难入闽,即使事实上开闽形成福建林氏人口的井喷(可鉴杨晓明《东南之南》中古代福建人口统计),相对于前两波正统的奉旨入闽,这波逃难的非正统入闽,喧嚣一甲子,随着三王伪“闽国”的消亡,而再度逐渐沉寂,导致地方史上出现了逃难开闽者,近代林氏对原乡固始的集体失忆,几讯枷融在第一波入闽禄公的族群里,也是合理的社会现象!

是否对原乡固始的集体失忆!请君闭上眼睛,反思这一波随王入闽的浩浩荡荡,九死一生的逃难迁徙征途,应是怎样一幕幕壮观、壮烈的历史画面?林氏大迁徙的追寻,务请记住大迁徙中的他们,让他们和各姓先人的英魂永恒安息,让我们和所有林家兄弟记住这大迁徙撞击出的筚路蓝缕!

林氏渊源

现实中两地三波林氏的大迁徙,形成家族集体记忆最深刻的是林氏太始祖,也是说林氏始祖只有一个比干公,今天林氏后裔集体认同是他的子孙。这形成牢固的思维定式中,自觉约定俗成“文化认同”,是天下林氏最大的公约数。实际上林氏渊源至少是:比干公的林坚林、周平王的开林、鲜卑族的丘林、福建蛇林等等组成的;所以原本宗亲血缘,成为了另一种的“历史认同”。

归纳起来林氏渊源现状是:-一个、二种、四支”

一个太始祖(比干公);

两种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

四支源头(林坚林、开林、丘林、蛇林)等等,也可用“一个、二种、四支”的六个字来表达族群形成文化现象,更为练达。如果大家认为“文化认同”还是词不达意,那就充分体味“炎黄子孙”吧,我们能约定俗成集体地认同是“炎黄子孙”,那林氏;孙就可以坦然地接受只有一个太始祖是比干公,并为之自豪!

为此,追寻林氏大迁徙历史,都以林坚林为后裔主轴展开的,是否此后在不断追寻 “孔雀东南飞”步履中,留意许多许多小迁徙,留意“十里一徘徊”迁来倒去的迁徙,接地气波澜壮阔的林氏迁徙史,将趋向更加完善,是今后谱家的要务!

20131119日福州华盛大厦27G

 

为“九竹林荫”QQ群专撰050号 下拟撰“九竹堂”

 “九竹林荫”QQ群:2209668776        “源自林家”QQ群:220942645

“阳泰林圃”QQ群:228968319         “林林总总”QQ群:244213501

骚潭(博客)http://yunkailin.blog.163.com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欢迎共同探讨。

出处:浙南林氏源流网http://www.znls.net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址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