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起源

《孟子》中关于比干的记载

时间:2014-03-30 08:01:03   作者:孟子/林茂则注   阅读:1639   评论:0
内容摘要:《孟子》中关于比干的记载

《孟子》中关于比干的记载 图1

图片来源:四库版【汉】赵岐《孟子注疏[1]  

 

《孟子》[2] 卷十一 告子上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 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 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筭者,不能y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1] 《孟子注疏》,注者乃汉代的学者赵岐,后来宋朝学者孙奭为赵岐的注进行了正义。

[2]《孟子》系语录体著作,十四卷, 战国时代孟子与其弟子万章等编著,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以孔门传人自任,后世尊称为“亚圣”。

 

可参见链接:

比干忠孝传家 林氏一门忠义(甲午海战120周年(2甲子)纪念专刊一)

【宋】方大琮《殷有三仁》(比干 箕子 微子)

 

《全球林氏信息大全》 之 林氏人物篇e链接)

 

更多林氏信息参见 

标题(链接)

创建时间

点击数

《全球林氏信息大全》   550条

2013.12.18  

 3819

《林氏宗祠家庙汇总》 300 个

2014.01.17  

 2780

《林氏字辈总汇》  400个 

2013.12.24 

 1888

林氏家谱目录 600份 

2014.01.14 

 865

林氏宗祠对联 400对 

2014.01.01 

 691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欢迎共同探讨。

出处:浙南林氏源流网http://www.znls.net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址


相关评论